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0 -> 减税费优服务 助复产促发展
银川税务:塞上秋收绘丰年 税助发展谱新篇
2025-10-14 18:07:59   
2025-10-14 18:07:59    来源:银川市税务局

  秋风掠过贺兰山麓,银川近郊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。枣林里,红玛瑙般的果实压弯了枝头;葡萄园中,成串的酿酒葡萄等待采摘;连片稻田里,沉甸甸的稻穗下,体肥爪壮的稻田蟹正悄然生长……这幅五彩斑斓的塞上秋收图背后,一场关于产业融合、科技赋能与开放共赢的深刻变革,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产业融合:从“单一种养”到“多元发展”的增收画卷

  在贺兰县“稻渔空间”,3600亩田园综合体内正演绎着“一水两用、一地双收”的生态循环。这里已从传统的种植养殖向休闲旅游、加工销售全链条拓展,每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,综合收入突破亿元。

  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税务人员详细辅导我们规范核算体系、准确适用税收优惠政策。在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,我们进一步健全了税务合规内控机制,为接下来的发展夯实制度基础。”园区运营企业财务负责人赵建文说,企业长期保持的良好纳税信用也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竞争力——银行授信额度提升50%,供应商结算账期平均缩短20天。

  产业融合发展在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葡萄园里同样生动。这里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核心产区,年均日照超过3000小时,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近13万亩,年产量突破9万吨。

  “从合作社成立初期,税务人员就经常通过征纳互动平台、下户辅导等形式,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政策、规范申报流程。”永宁县玉良荣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办税人员沈文婷说。2025年上半年,该合作社将享受到的税费优惠用于葡萄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中,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。

  智慧赋能:从“传统耕作”到“数字管理”的科技跃升

  在灵武市宁夏绿先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传统农业的面貌。这家企业打造的“农业社会化+智慧农业”平台,已成功联通1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7个乡村服务中心。接入1785台智能化设备,实现119.77万亩次农业作业的智能监测。

  “我们就像农业的‘数字中枢’。”企业负责人王刚形象地比喻,“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预约农机服务、获取种植建议,传统农事正变得高效精准。”

  在企业创新的关键阶段,银川市税务部门组织专项调研团队主动上门对接,围绕智慧农业企业的研发痛点,详细解读税收政策,现场收集企业诉求。“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后,减免的近120万元税款为我们接下来的创新投入储备了宝贵动能。”财务负责人马丽娟说。

  开放共赢:从“本土特色”到“国际舞台”的品牌之路

  成立于1997年的宁夏天然蜂产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,如今已成功将宁夏的“甜蜜滋味”送往世界各地。公司总经理郭学平感慨道:“在每个关键发展节点,都能感受到税务部门的贴心陪伴。”

 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,银川市税务部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,帮助企业梳理跨境税收政策,分析海外税制动态,确保企业依法依规享受政策红利。

  “截至今年7月底,我们享受出口退税200余万元,这笔资金被用于拓展销路和蜂农技能培训,形成了‘政策支持——产业升级——反哺生态’的良性循环。”郭学平说。据了解,如今该公司国内外业务规模已基本持平,小小的蜜蜂正扇动翅膀,托起绿色经济与生态保护共赢的未来。

  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在葡萄酒产业中也愈发清晰。如今,越来越多酒庄跳出传统生产经营模式,探索“葡萄酒+文旅”融合发展。

  “我们酒庄现在成了‘网红打卡点’,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。”宁夏贺兰红酒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单忠林介绍道,“税务部门专门定制的‘民宿行业政策套餐’,让我们在延伸产业链时能够‘轻装上阵’。”

  金秋的丰收不仅是大地对辛勤耕耘的回馈,更是现代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见证。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税收力量的精准滴灌、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与诚信经营的深厚积淀,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。(通讯员 王皎露)

【编辑】:杜爱虹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